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是国家对于建筑信息工程和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技术支撑产业。今年上半年,在宏观市场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影响较大的背景下,全国企业固定资产进行投资(不含农户)21277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3%,其中中国城镇化和基础教育设施工程建设社会投资平稳快速增长使其可以成为上半年稳定以及投资的“压舱石”,如保障房(含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水利、机场文化建设等项目都持续上马。因而,上半年我国对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企业行业发展呈现出一个总体经济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在上半年的发展过程中,建筑产业化、绿色清洁生产、併购、混凝土设计竞赛、税收、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法、京津冀协调发展是贯穿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主线,我们来看看今年上半年的几个行业热点。
创新、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企业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发展处在一个非常复杂的关键的转型发展历史阶段,建材行业结构进行调整,转型升级和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今年是完成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建材行业“创新升级,超越领先”战略的重要一年。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建筑业有长足进步发展,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量要达到10%以上,建筑技术产业化、区域调水,城市雨水通过收集、抗涝排洪、污水处理、综合管涵等城市经济基础信息工程项目建设企业规模宏大,生态保护环境、城市公共建筑及居室景观设计文化传统艺术的发展为装饰混凝土及制品公司提供了大雅之堂,海洋生物工程、水电系统工程、核电工程、高铁工程等提出的超高超严要求等等,对水泥混凝土结构材料和制品的性能分析功能提出了中国前所未有的要求。今年上半年,混凝土和水泥制品行业的企业仍然保持了创新、改造和升级的基调。
建筑产业化
建筑产业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了十几年,直到近两年来自一个国家社会层面的利好信号才不断进行释放。特别是在今年上半年,建筑工业化可以被视为正式步入发展机遇期,是促进新的社会经济增长点形成的重要手段,这一点越来越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北京、上海、河北、浙江、安徽、山东、深圳、沈阳、合肥等省市均出台了扶持相关政策,对建筑技术产业化企业发展过程中给予中国土地、金融、建设等多方面对面的进行鼓励。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企业在建筑产业化的发展中也越来越活跃。万科、中建、中冶、上海城建、中南、天津住宅集团、长沙远大、宇辉、万斯达等一大批企业进行积极工作开展一些相关技术研发创新实践,发展经济迅速。一些大型建筑集团也开始计划建设与工业化相关的新工厂。
在历经十几年的编制工作之后,备受业界关注的国家级行业企业标准《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内部结构信息技术管理规程》日前正式发布,并将于今年10月起正式开始施行。而另一项重要的国家行业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目前也正在形成征求意见的草案,预计将于年底前完成批准,预计将于明年实施。此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在紧锣密鼓地研究进行完善我国建筑产业化国家标准管理体系。可以看出,中国的建筑工业化正在加速进入标准化的新时代。
高性能混凝土
由于企业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有利于推动节能减排、提升我国建筑信息工程品质、促进建筑施工技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现混凝土生产管理结构不断调整及转型升级等重要理论意义和必要性,在国务院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指导教师意见和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被提出。3月份,住建部、工信部组织进行混凝土及原材料生产、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企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教育等方面的专家和社会技术发展力量,成立信息技术可以指导组,联合推广方面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旨在全方面的提高混凝土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据悉,住建部及工信部将尽快出台《关于企业推广技术应用高性能混凝土若干指导教师意见》,同时中国成立两部门可以推广应用系统协调管理机构,并指导各地建立自上而下的协调工作机制,以加强网络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组织领导。